猴頭菇

猴頭菇 (Lion’s Mane Mushroom) 美味與保健兼備的珍品,透視猴頭菇的功效

猴頭菇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菌,也被稱為“猴頭菇菌”,其學名為猴頭菇屬(Hericium erinaceus),英文一般叫Lion’s Mane Mushroom,屬於擔子菌門、多孔菌綱、猴頭菇科的真菌。它的菌體長有很多白色的分枝,形狀像猴子的頭,因此得名“猴頭菇”。

猴頭菇口感鮮美,營養價值很高,含有多種氨基酸、蛋白質、多醣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,被譽為“山珍菇中的珍品”。

猴頭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。據傳,中國南北朝時期(公元420年-589年),猴頭菇就已經被列為貢品,供奉給皇室貴族。在明清時期,猴頭菇開始成為民間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,經常出現在宮廷宴席和民間節慶之中。

早在唐代,就有醫學家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將猴頭菇列為藥用菌之一,認為它具有滋陰潤燥、止血生肌等功效。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,科學家們對猴頭菇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,發現其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,如多醣、酚類、三萜等,具有抗腫瘤、調節免疫功能、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多種保健作用,成為了現代保健食品的重要成分之一。

功效及藥用價值

猴頭菇作為一種傳統中藥食材,具有多種藥用價值。研究表明,猴頭菇含有多醣、酚類、三萜類化合物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,具有以下保健作用:

抗腫瘤作用

猴頭菇中的多醣和三萜類化合物能夠刺激和調節免疫系統,增強機體的抗腫瘤能力,對腫瘤細胞具有直接殺傷作用。

調節免疫功能

猴頭菇中的多醣和酚類化合物能夠調節人體免疫功能,促進巨噬細胞的活性,增強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。

降血糖作用

猴頭菇中的多醣可以增強胰島素的分泌,促進糖的代謝,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。

降血脂作用

猴頭菇中的多醣可以促進脂肪的代謝,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,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

抗氧化作用

猴頭菇中的酚類化合物具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,能夠清除自由基,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。

性味歸經

猴頭菇性平,味甘,歸脾、胃、肺經。

治療病症

猴頭菇具有多種保健功效,可用於治療以下一些病症:

免疫系統問題:猴頭菇可以刺激和調節免疫系統,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,對免疫系統問題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腫瘤和癌症:猴頭菇中的多醣和三萜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作用,可以刺激機體免疫系統,殺死癌細胞。

糖尿病:猴頭菇中的多醣可以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抵抗,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心血管疾病:猴頭菇中的多醣可以降低血脂和膽固醇,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

消化系統問題:猴頭菇可以促進胃腸蠕動,緩解便秘、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。

如何處理猴頭菇?

猴頭菇的表皮比較厚,質地比較硬,需要進行適當的處理才能烹飪出口感好的菜餚。以下是處理猴頭菇的步驟:

清洗:將猴頭菇表面的泥土和雜質清洗乾淨,用清水沖洗數次,確保表面乾淨。

去皮:用刀或手撕去表皮,去掉硬質的表皮後,會更容易入味。

切片或切塊:將猴頭菇切片或切塊,厚度約為3-5毫米。

焯水:將切好的猴頭菇放入沸水中,煮2-3分鐘左右,焯去多餘的水分,猴頭菇口感更佳,烹調更容易入味。

處理完畢後,猴頭菇可以烹調成不同的美食,如炒、煮湯、蒸等。

如何去除猴頭菇的苦澀味?

猴頭菇的苦澀味可能是由於其中含有一些苦味物質所致。這些物質包括三萜類化合物和多糖體等。其中的三萜類化合物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真菌中的次級代謝產物,有些三萜類化合物可以具有抗菌、抗氧化、抗腫瘤等生物活性,但同時也可能帶有苦味和苦澀味。而多糖體是由糖類分子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,也可能帶有苦味。嘗試以下方法減少或去除它的苦味:

泡水:將猴頭菇切片後,用清水泡浸30分鐘至1小時,讓苦味物質溶出。然後再用清水洗淨,瀝乾後使用。

煮過水:煮猴頭菇前,先用開水燙煮一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,可減少苦味。

加入調味料:使用一些強烈的調味料,如鹽、醋、醬油、辣椒等,可以掩蓋猴頭菇的苦味。

搭配食材:猴頭菇與一些能夠中和它的苦味的食材搭配,如甜椒、蘑菇、豆腐等,可以減少它的苦味。

切去苦澀部分:有些猴頭菇的莖部分可能比較苦,可以先把這部分切掉,只使用蘑菇頭。

選購猴頭菇

以下是分辨好的猴頭菇的幾個方法:

外觀:好的猴頭菇表面光滑、潔白,沒有黑斑和腐爛的痕跡,整體外觀看起來比較健康。

氣味:好的猴頭菇氣味清香,沒有異味或發霉的氣味。

觸感:好的猴頭菇手感有彈性,不會感覺太軟或太硬,質地比較緊實。

濕度:好的猴頭菇表面濕度適中,不會太濕或太乾。

猴頭菇質量易受儲存條件影響,因此在選購後要盡快處理或冷藏保存,以保證其食用質量。

分享文章連結

以上內容只供參考,如有疑問請聯絡專業醫護人員。


Posted

in